互联网创业热潮一波接一波,其中很多企业采用“烧钱”这一策略,比如注册App送红包、拼车免单等,看似愈演愈烈的竞争里“有钱人”更能胜出。
但是,真的是这样吗?
最新,一向以“烧钱”速度快著称的共享办公“鼻祖”WeWork,发生了一点事儿……
估值暴跌 IPO一波三折
Wework创办于2010年,是世界上最大的联合办公空间运营商,已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49座城市,拥有156个共享办公地,服务12万名客户。和大多数创业公司一样,快速发展的WeWork也在计划上市。
就在上个月,WeWork高调宣布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提交IPO招股书,没想到却披露了数十亿美元的亏损,仅在2019年上半年,WeWork就亏损了6.9亿美元,过去三年的总亏损额达到近30亿美元。计划于9月初举行的上市前路演,如今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期,昨天上午直接宣布了推迟IPO时间。
短短四周,这个估值一度飙升至470亿美元的科技“独角兽”,缩水近三分之二。如此来看,以烧钱扩大规模的商业模式,对于企业而言,已经不算个好的出路了。
中五位美元拿下we.co
作为互联网企业,WeWork对于域名的保护还是可以的。中文网站启用的域名为WeWork.cn,并将WeWork.com设置成跳转链接,此外,还保护了wework.app/biz/org、welive.app/biz/org等相关域名。
英文网站启用了we.co,该域名注册于2010年4月份,主体we有“我们”之意,在英文里是最常用的人称代词,也对应了品牌的首个单词。相比wework.com来说,we.co字符短小精湛,对于用户的记忆与输入更加便利。
其实这枚域名早在2015年就被WeWork收购,据说交易价格高达中五位美元,之前一直处于隐私保护状态,直到2017年才公开启用。
错失we.com
相较于we.co,we.com可能更加匹配WeWork,为何WeWork没有收购we.com,而是拿下we.co?小编猜测可能是当时人人贷以800万美金的价格提前收购了we.com,WeWork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we.co。当然也有可能是WeWork不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,购买we.com。
值得一提的是,人人贷花800万美金拿下we.com时,也不过是一个刚刚成立2年的初创企业,其眼光和选择值得佩服。当时人人贷董事长杨一夫接受采访时曾说:“短域名价格很高,还在不断上涨,纯粹从域名投资角度讲,也不会亏。”
很多初创企业一开始会选择比较便宜的域名,等以后企业发展壮大了,想要收购最匹配的域名时,却发现早已被别人抢先一步了。小编在想,如果当年wework拿下了we.com,结果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?更多域名行业资讯,请关注聚名网。